登录
导师招生查询首页> 导师详情页
导师主页

竺晓凡

姓名: 竺晓凡

性别:

出生日期: 1964-04

导师类别: 学术学位(博);学术学位(硕);专业学位(博);专业学位(硕)

最高学历: 本科毕业

毕业院校: 白求恩医科大学

毕业时间: 1986-07

毕业专业: 临床医学

最高学位: 医学博士

职称: 教授;正高级;主任医师

电子邮箱: xfzhu@ihcams.ac.cn

研究方向: 儿童血液病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招生专业
  • 院系名称: 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

    招生级别: 硕士

    学位类型: 学术学位

    学科门类: 医学

    一级学科: 临床医学

    专业名称: 内科学

    研究方向: 02血液病

  • 院系名称: 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

    招生级别: 博士

    学位类型: 学术学位

    学科门类: 医学

    一级学科: 临床医学

    专业名称: 内科学

    研究方向: 02血液病

  • 院系名称: 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

    招生级别: 硕士

    学位类型: 专业学位

    学科门类: 医学

    一级学科: 临床医学

    专业名称: 内科学

    研究方向: 02血液病

  • 院系名称: 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

    招生级别: 博士

    学位类型: 专业学位

    学科门类: 医学

    一级学科: 临床医学

    专业名称: 内科学

    研究方向: 02血液病

目前承担科研课题情况
  • 项目名称: 通用型造血干细胞基因编辑技术治疗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研究

    项目来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本人排名: 课题负责人

    本人可支配经费(万): 52

    项目起止时间: 2023-01;2026-12

发表论文论著情况
  • 题目: Have we been qualifying measurable residual disease correctly?

    刊物或出版社: Leukemia

    本人排名: 通讯作者

    发表时间: 2023-09

    影响因子: 12.8

    收录情况: SCI一区

  • 题目: Single-cell analysis highlights a population of Th17-polarized CD4+ naïve T cells showing IL6/JAK3/STAT3 activation in pediatric severe aplastic anemia

    刊物或出版社: Journal of Autoimmunity

    本人排名: 通讯作者

    发表时间: 2023-04

    影响因子: 12.8

    收录情况: SCI一区

  • 题目: Early Detection of Molecular Residual Disease and Risk Stratification for Children with Acute Myeloid Leukemia via Circulating Tumor DNA

    刊物或出版社: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本人排名: 通讯作者

    发表时间: 2024-05

    影响因子: 11.4

    收录情况: SCI一区

  • 题目: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monitoring in childhood Philadelphia chromosome-positiv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and correlation between multiparameter flow cytometry and 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刊物或出版社: Haematologica

    本人排名: 通讯作者

    发表时间: 2024-05

    影响因子: 10.1

    收录情况: SCI一区

  • 题目: Clonal evolution dissection reveals that a high MSI2 level promotes chemoresistance in T-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刊物或出版社: Blood

    本人排名: 通讯作者

    发表时间: 2024-01

    影响因子: 20.80

    收录情况: SCI一区

  • 题目: Elucidating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of Pediatric B 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by Single Cell Analysis

    刊物或出版社: Nat Cell Biol

    本人排名: 通讯作者

    发表时间: 2022-02

    影响因子: 28.824

    收录情况: SCI一区

主要业绩
  • 主要业绩: 申请人工作中严格遵守医德规范,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以病人为中心,廉洁奉公,遵纪守法,收到患者一致好评,本年度工作中开展了“我为群众办实事”,骨髓衰竭义诊2次,义务采血1次,线上科普健康讲座10余次,义诊10余次,收到多面锦旗及感谢信。培养研究生方面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师风,指导学生认真负责,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严谨治学,不仅临床方面取得好成绩,学术研究方面也有重大收获,主要如下:
    1. 建立了中国儿童血液病完整研究队列并优化了现有疾病诊疗体系
    儿童血液系统疾病复杂多样,严重危害了我国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给患儿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极大的负担。申请人聚焦儿童血液病领域的疑难病症,带领团队建立了各类儿童良恶性血液病的完善临床队列,组织开展了多项前瞻性临床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1) 在CCCG-ALL2015多中心协作研究中,申请人团队针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不同风险亚组开展了长春新碱与地塞米松冲击疗法的临床研究,研究结果提示对于低风险患儿,缩短长春新碱加地塞米松脉冲治疗时间并不影响整体生存和预后,该研究结果为取消低危患者维持治疗期地塞米松联合长春新碱的应用提供了可靠依据,也为推动儿童ALL精准化治疗,减低化疗剂量,缩短住院时间,减轻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做出有益的探索,实现了儿童白血病家庭化疗模式的重大突破(Lancet Oncology,2021)。
    2) 申请人团队在其他协作中心的通力合作下,系统前瞻性地比较了一代TKI抑制剂伊马替尼和二代TKI抑制剂达沙替尼对儿童Ph阳性ALL的治疗效果,为达沙替尼在儿童Ph阳性ALL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提供了可靠依据,同时也为二代TKI药物在Ph样ALL中的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持,进一步了推动了儿童Ph阳性及Ph样ALL的规范化治疗(JAMA Oncology,2020)。
    3) 在儿童白血病的精准诊疗领域,申请人和合作伙伴共同研究发现,脑脊液流式检测在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诊断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更强,是儿童CNSL检查的重要补充,与传统的细胞形态学的方法相比脑脊液流式细胞检测可以更准确评估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细胞的存在状况,有助于进一步改善儿童ALL的预后(Blood,2021)。
    2.开展了儿童难治血液病发病及耐药机制的研究并开发了治疗新靶点
    基于完善的临床研究队列,申请人带领团队积累了完整的儿童血液病临床样本资源,在生物样本库保存儿童血液病活细胞样本超过6万例,利用丰富的临床样本,结合单细胞和多组学测序等新方法和体内外实验研究体系,申请人带领研究团队对白血病的发病和耐药复发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
    1) 团队通过对双胞胎姐妹的细胞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发现了新的融合基因MLL-NRIP3以及表观调控蛋白SETD2编码基因的协同突变,经过大规模临床标本验证,揭示了SETD2突变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广泛存在(Nature Genetics,2014),这项工作发现的SETD2突变成为了临床干预靶点,目前临床上被列入血液肿瘤常规筛查,为白血病早期预后指标提供了有意义的生物学靶标。
    2) 申请人团队进行了一系列儿童白血病化疗耐药复发机制和干预策略的研究,发现低氧信号通路激活是化疗残留耐药白血病细胞的重要特征,体内外实验证实低氧信号通路小分子抑制剂协同化疗药物可有效清除残留白血病细胞,为清除耐药残留细胞提供了精准治疗策略(Nature Cell Biology,2022)。
    3) 通过对Ph-like ALL TKI耐药白血病细胞进行测序,发现了新的AGGF1-PDGFRB融合基因并进行了功能验证,通过筛选发现小分子化合物CHZ868能够有效杀伤携带PDGFRB突变的白血病细胞(Blood,2018a),本论文入选了美国临床医生继续教育课程,是国内儿童血液学领域首次能够入选美国临床继续教育课程的研究工作。
    4) 发现了酪氨酸激酶受体蛋白FLT3在PRC2突变的T-ALL中显著升高,通过进一步机制研究和靶向药物研究发现含有PRC2突变的T-ALL原代细胞对FLT3小分子抑制剂索拉菲尼和奎扎替尼更敏感,表明FLT3小分子抑制剂是潜在的治疗PRC2突变T-ALL病人的靶向药物(Blood,2018b)。
    5) 通过单细胞测序等手段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克隆演化模式及精准治疗新策略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复发白血病存在2种类型的克隆演化模式:即主克隆发生改变的克隆“更替(Shift)”和同一主克隆持续存在但转录特征改变的克隆“漂移(Drift)”,发现MSI2通过稳定并调控癌基因MYC表达参与白血病发生及发展,体内外实验证实MSI2功能为克服耐药的关键靶点。(Blood,2024)。
    3.打造中国最完善的儿童血液病学科体系和专业化人才团队
    申请人于1996年在所院的支持和帮助下创立了儿童血液病诊疗中心,实现了本院儿童血液病诊疗从无到有的突破,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探索,成长为中国最大的儿童血液病诊疗中心之一,并且成为了国内儿童血液系统疾病领域的领军团队,在儿童白血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领域已经达到了国内顶尖、国际一流水平,团队牵头开展了儿童骨髓衰竭性疾病协作研究,建立了儿童骨髓衰竭性疾病的标准化体系。申请人牵头制定了《儿童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诊疗建议》,成为了国内儿童再障的权威指南,为我国儿童造血衰竭疾病的深入研究和与国际接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申请人发起成立了儿童血液病专科联盟,规范了国内儿童血液病诊疗流程,为联盟单位间诊疗水平的同质化奠定了基础。以上述研究工作为基础,申请人获批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多项国家级基金项目,并且获得了国家自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宋庆龄儿科医学奖,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天津市自然科学三等奖,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天津市“三八红旗手”等多项奖项。在申请人作为科室主任带领科室发展的二十多年中,培养了儿童血液病专科方向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和副研究员共8人,博士研究生28名,硕士研究生17名,这些儿童血液学方面的专业人才将成为未来院所及国内儿童血液病研究的中坚力量,继续推动我国儿童血液病学的蓬勃发展。


外语情况
  • 外语语种: 英语

    外语水平: 熟练

    能否用外语授课:

    是否指导国外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