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导师招生查询首页> 导师详情页
导师主页

刘风

姓名: 刘风

性别:

出生日期: 1986-02

导师类别: 学术学位(硕);专业学位(硕)

最高学历: 博士毕业

毕业院校: 电子科技大学

毕业时间: 2014-12

毕业专业: 生物医学工程

最高学位: 博士

职称: 副教授;副高级

电子邮箱: fengliu@tmu.edu.cn

研究方向: 脑科学,神经影像,暴露组学,影像遗传,人工智能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招生专业
  • 院系名称: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招生级别: 硕士

    学位类型: 学术学位

    学科门类: 医学

    一级学科: 临床医学

    专业名称: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研究方向: 01影像医学

  • 院系名称: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招生级别: 硕士

    学位类型: 专业学位

    学科门类: 医学

    一级学科: 医学技术

    专业名称: 医学技术

    研究方向: 01医学影像技术

  • 院系名称: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招生级别: 硕士

    学位类型: 专业学位

    学科门类: 医学

    一级学科: 医学技术

    专业名称: 医学技术

    研究方向: 07健康数据科学

  • 院系名称: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招生级别: 硕士

    学位类型: 专业学位

    学科门类: 工学

    一级学科: 电子信息

    专业名称: 电子信息

    研究方向: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目前承担科研课题情况
  • 项目名称: 青少年抑郁症早期诊断的多学科人工智能模型构建与研究

    项目来源: 省级重大、重点项目

    本人排名: 课题负责人

    本人可支配经费(万): 30

    项目起止时间: 2024-10;2027-09

  • 项目名称: 人脑皮层灰/白质对比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项目来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本人排名: 参与第一名

    本人可支配经费(万): 10

    项目起止时间: 2025-01;2027-12

  • 项目名称: 基于影像遗传学的抑郁症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研究

    项目来源: 省级重大、重点项目

    本人排名: 课题负责人

    本人可支配经费(万): 20

    项目起止时间: 2023-12;2026-11

  • 项目名称: 绿色环境暴露与遗传风险对精神分裂症脑损伤调控的交互效应机制研究

    项目来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本人排名: 课题负责人

    本人可支配经费(万): 55

    项目起止时间: 2021-01;2024-12

发表论文论著情况
  • 题目: Investigating the shared genetic architecture between depression and subcortical volumes

    刊物或出版社: Nature Communications

    本人排名: 通讯作者

    发表时间: 2024-09

    影响因子: 16.1

    收录情况: SCI一区

  • 题目: Environmental neuroscience linking exposome to brai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underlying cognition and behavior

    刊物或出版社: Molecular Psychiatry

    本人排名: 第一名

    发表时间: 2022-06

    影响因子: 13.437

    收录情况: SCI一区

  • 题目: Local dynamic spontaneous brain activity changes in first-episode, treatment-naïve 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nd their associated gene expression profiles

    刊物或出版社: Psychological Medicine

    本人排名: 通讯作者

    发表时间: 2022-09

    影响因子: 10.592

    收录情况: SCI一区

  • 题目: Transcriptional signatures of the cortical morphometric similarity network gradient in first-episode, treatment-naive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刊物或出版社: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本人排名: 通讯作者

    发表时间: 2023-01

    影响因子: 8.304

    收录情况: SCI一区

  • 题目: Caus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rtical brain structural alterations and migraine subtypes: a bidirectional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 of 2,347 neuroimaging phenotypes

    刊物或出版社: Journal of Headache and Pain

    本人排名: 通讯作者

    发表时间: 2024-10

    影响因子: 7.7

    收录情况: SCI一区

  • 题目: Functional Connectivity-Based Searchlight Multivariate Pattern Analysis for Discriminating Schizophrenia Patients and Predicting Clinical Variables

    刊物或出版社: Schizophrenia Bulletin

    本人排名: 通讯作者

    发表时间: 2025-01

    影响因子: 6.8

    收录情况: SCI一区

  • 题目: Homotopic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disruptions in schizophrenia and their associated gene expression

    刊物或出版社: NeuroImage

    本人排名: 通讯作者

    发表时间: 2024-03

    影响因子: 6.1

    收录情况: SCI一区

  • 题目: Shared genetic architecture of cortical thickness alterations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nd schizophrenia

    刊物或出版社: Progress i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and Biological Psychiatry

    本人排名: 通讯作者

    发表时间: 2024-12

    影响因子: 5.3

    收录情况: SCI一区

  • 题目: Brain connectivity and transcriptomic similarity inform abnormal morphometric similarity patterns in first-episode, treatment-naïve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刊物或出版社: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本人排名: 第一名

    发表时间: 2025-01

    影响因子: 5.4

    收录情况: SCI一区

  • 题目: Schizophrenia mediating the effect of smoking phenotypes on antisocial behavior: A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analysis

    刊物或出版社: CNS Neuroscience & Therapeutics

    本人排名: 通讯作者

    发表时间: 2023-08

    影响因子: 7.035

    收录情况: SCI一区

  • 题目: Genes associated with spontaneous brain activity changes in clinically different 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 transcription-neuroimaging association study

    刊物或出版社: CNS Neuroscience & Therapeutics

    本人排名: 第一名

    发表时间: 2023-06

    影响因子: 7.035

    收录情况: SCI一区

  • 题目: Spontaneous brain activity abnormalities in migraine A meta-analysis of functional neuroimaging

    刊物或出版社: Human Brain Mapping

    本人排名: 通讯作者

    发表时间: 2023-02

    影响因子: 5.399

    收录情况: SCI一区

获科学技术奖情况
  • 项目名称: 躯体化障碍全身不适反复求医的脑神经环路异常及其与性格相关研究

    年度: 2020

    获奖名称: 湖南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等级: 二等奖

主要业绩
  • 主要业绩: 刘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医学影像科党总支副书记
    个人主页:https://fengliu001.github.io/

    主要研究方向为脑科学、人工智能、基因-环境-脑影像-行为关联研究,本人具有理(本、硕专业数学)、工(博士专业生物医学工程)、医(工作在医学影像科)的多学科交叉背景。

    获奖情况及相关荣誉:
    曾获得湖南医学科技奖一等奖(2次),湖南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次),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中国电子学会优秀博士论文(首届),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人选,天津医科大学卓越教师发展计划人选,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新世纪人才,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青年专业技术骨干,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信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学位论文评议专家,山东省科技评审专家,黑龙江省科技评审专家,上海市科技评审专家,厦门市科技评审专家。入选全国影像医学领域学者百强榜(2022年),“Research.com”世界顶尖科学家(2023年神经科学),并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奖学金的资助前往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进行联合培养。

    研究项目: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专项项目1项,天津市公共卫生科技重大专项项目1项,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青年孵育项目1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科技部重点研发等项目10余项。

    研究论文与专利:
    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Molecular Psychiatry, Neuropsychopharmacology等刊物发表SCI论文200余篇,总引用8000余次。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发表SCI论文6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300,ESI热点论文1篇,ESI 1%高被引论文5篇,封面论文4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项。

    社会兼职:
    现担任SCI期刊Cyborg and Bionic Systems (IF: 10.5)、European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 (IF: 8.6)编委、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 (IF: 3.2)副主编、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 (IF: 2.4)副主编、Frontiers in Psychology (IF: 2.6)副主编、Frontiers in Psychiatry (IF: 3.2)副主编、Frontiers in Aging Neuroscience (IF: 4.1)客座副主编、Therapeutic Advances in Psychopharmacology (IF: 3.4)编委、Journal of Personalized Medicine (IF: 3.0)客座编委、Brain Imaging and Behavior (IF: 2.4)编委、PeerJ (IF: 2.3)编委、Medicine (IF: 1.4)编委、Brain-X青委、iRadiology青委、以及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等100余个SCI刊物的审稿人。此外,现为中国图象图形学会医学影像专委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神经影像与神经再生学组委员、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卫生健康技术推广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磁共振应用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理学会转化神经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认知科学学会儿童脑智发展与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医学图像计算青年研讨会(MICS)委员会委员。

    师德师风/医德医风:
    爱岗敬业、严守科学道德与科研诚信,教学兢兢业业,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专业文化水平。严格遵守医德规范,廉洁奉公,遵纪守法。

    对自己的研究生的要求(用功和用心是最基本的要求):
    1. 勤奋用功的态度:以勤奋和毅力为基础,踏实做好每一件事(在我的课题组,这一点最重要)。
    2. 强烈的兴趣:对脑科学、影像遗传学研究或相关技术怀有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3. 优秀的沟通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善于与他人合作和协作。
    4. 坚定的意志:对长期目标保持坚定的信念和热情,持之以恒地追求进步。
    5. 抗压能力:能够克服挫折和困难,以积极的态度继续前进(科研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
    6. 健康的身体: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生活习惯,能够应对科研工作中的体力和精力需求。
    7. 有理想且有追求:志存高远,始终追求更好的自己,拒绝平庸,始终致力于实现个人和学术的突破。

    注:课题组的研究生多次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这充分证明团队的学术潜力。近期,我国刚刚推出了“中国脑计划”,这一研究方向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可以在百度上搜索相关信息)。如果对加入我的课题组感兴趣,欢迎随时通过电子邮件联系我。邮箱是fengliu@tmu.edu.cn,请在邮件中附上个人简历。另外,我们也非常欢迎本科生加入课题组进行学习。截止2025年1月,课题组目前有10余名本科生正在进行科研training。

    课题组本科生发SCI论文情况举例:
    富林涵(2021级影像技术本科生,大二第一学期加入课题组):
    (1)第一作者:Mapping the landscape: a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resting-state fMRI research on schizophrenia over the past 25 years
    (2)第一作者:Twenty-five years of research on resting-state fMRI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hotspots, nodes, bursts, and trends

    热米莱·阿西木(2019级影像技术本科生,大四第一学期加入课题组):
    (1)共同第一作者:Mapping the landscape: a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resting-state fMRI research on schizophrenia over the past 25 years

    王蕊(2018级影像技术本科生,大四第一学期加入课题组):
    (1)共同第一作者:Disrupted local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in schizophrenia: An updated and extended meta-analysis

    课题组学生获奖情况举例:
    (1)蔡梦静(2021级硕士研究生,本人招收的首个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次),天津医科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医科大学优秀硕士毕业生。截止2024年7月,发表一作SCI论文4篇,共同一作SCI论文4篇。
    (2)薛凯钟(2020级博士生,本人是导师组成员):国家奖学金(1次)。截止2023年7月,第一作者发表Molecular Psychiatry,Neuropsychopharmacology,Psychological Medicine等文章数篇。
    (3)王荷(2022级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1次),2023-2024学年度校级优秀研究生。截止2024年12月,发表一作SCI论文1篇,共同一作SCI论文1篇。
    (4)富林涵(2021级本科生):国家奖学金(1次)。截止2024年12月,发表一作SCI论文2篇。

    结语:
    本科阶段的成绩代表着过去的努力成果,无论结果如何,已成定局。尽管在本科阶段,通过努力背诵课本知识可以取得优异成绩,但研究生阶段的生活与此截然不同。无论考研成绩是400+还是刚刚过线,大家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再次迎来证明自我的机会。

    在研究生阶段,时间观念和自律性尤为重要。不要抱着按时打卡下班的心态,而应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科研习惯,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研究中。你要明白,你是在为自己学习,而不是为老师学习。研究生阶段不仅需要知识的积累,更要求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学会发现问题并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至关重要。科研的核心在于悟性,千万不要死记硬背。死记硬背或许能帮助你在考研中取得高分,但却无法支撑真正的创新与进步。

    请珍惜这次宝贵的机会,在研究生阶段不断挑战自我,追求卓越。时刻铭记我们的校训:“求真至善”。“求真”是大学的核心精神,指的是对真理和真性情的追求;“至善”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味着追求事物的至高境界。“求真”代表着对科学真理的探索,“至善”则是对卓越和完美的不断追求。作为天医人,我们应当传承和发扬“求真至善”的精神,在德与能的培养上齐头并进,关爱病人,投身医学事业,推动医学发展,同时作为人文精神的传承者与践行者。这不仅是天医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的深厚内涵,也是天医精神得以有序传承、不断激发动力的源泉。

    通过持续的努力和探索,相信你们定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显著的进展,成为未来职业生涯的中坚力量。最后,请牢记下面两句话:(1)Your attitude, not your aptitude, will determine your altitude;(2)虽然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但在已经做出选择的情况下,努力总比不努力要好得多。

    作为导师,我欣然致力于为每一位努力的学子提供一个发挥潜力的平台,帮助你们逐步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实现科研水平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愿你们在研究生的道路上坚定信念,勇往直前,追逐人生梦想。期待在未来的研究中与大家携手共进,共创辉煌!祝愿每一位同学学业有成,前程似锦!

外语情况
  • 外语语种: 英语

    外语水平: 熟练

    能否用外语授课:

    是否指导国外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