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玉莹
姓名: 仇玉莹
性别: 女
出生日期: 1987-08
导师类别: 专业学位(硕)
最高学历: 硕士毕业
毕业院校: 天津医科大学
毕业时间: 2014-07
毕业专业: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最高学位: 医学硕士
职称: 副主任医师
电子邮箱: qiuyuying1987@126.com
研究方向: 精神疾病的的神经生物学及心理学机制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
院系名称: 天津医科大学精神卫生临床学院
招生级别: 硕士
学位类型: 专业学位
学科门类: 教育学
一级学科: 应用心理
专业名称: 应用心理
研究方向: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
院系名称: 天津医科大学精神卫生临床学院
招生级别: 硕士
学位类型: 专业学位
学科门类: 教育学
一级学科: 应用心理
专业名称: 应用心理
研究方向: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
院系名称: 天津医科大学精神卫生临床学院
招生级别: 硕士
学位类型: 专业学位
学科门类: 教育学
一级学科: 应用心理
专业名称: 应用心理
研究方向: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
项目名称: 血浆外泌体 microRNAs 在首发精神分裂症认知损害中的 作用及机制
项目来源: 地市卫生局、教育局等项目
本人排名: 参与第三名
本人可支配经费(万): 8
项目起止时间: 2022-07;2025-06
-
项目名称: 色氨酸-犬尿氨酸通路在精神分裂症认知损害机制中的作用
项目来源: 地市卫生局、教育局等项目
本人排名: 课题负责人
本人可支配经费(万): 6
项目起止时间: 2024-01;2026-12
-
题目: Berberine treatment for weight gain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by regulating leptin rather than adiponectin
刊物或出版社: AS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本人排名: 第一名
发表时间: 2022-01
影响因子: 9.5
收录情况: SCI三区
-
题目: Gender differences and clinical correlates in the age of the first hospitalization in patients with drug-naïve schizophrenia in China: a cross-sectional study
刊物或出版社: EUROPEAN ARCHIVES OF PSYCHIATRY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
本人排名: 第一名
发表时间: 2023-11
影响因子: 3.5
收录情况: SCI三区
-
题目: Plasma NGAL, not IFN-γ, predicts early treatment response in drug-naïve Chinese Han schizophrenia patients
刊物或出版社: Schizophrenia research
本人排名: 第一名
发表时间: 2024-11
影响因子: 3.6
收录情况: SCI二区
-
题目: Metabolic biomarkers of risperidone-induced weight gain in drug-naïve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刊物或出版社: Frontiers in psychiatry
本人排名: 第一名
发表时间: 2023-06
影响因子: 3.2
收录情况: SCI三区
-
题目: Negative symptoms and neurocognition in drug-naïve schizophrenia: moderating role of plasma 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 (NGAL) and interferon-gamma (INF-γ)
刊物或出版社: European Archives of Psychiatry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
本人排名: 第一名
发表时间: 2023-07
影响因子: 3.5
收录情况: SCI三区
-
主要业绩: 作为一名医生党员,我始终保持政治立场坚定,坚决拥护党的领导,积极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时刻牢记健康中国战略使命,将救死扶伤与为人民服务的信念融入到日常医疗和科研教学工作中。始终秉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通过言传身教,向学生传递积极正面的价值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与服务意识。严格遵守医学伦理和职业道德规范,始终把患者利益放在首位,廉洁行医,拒绝一切形式的商业贿赂。对待每一位患者,都一视同仁,用实际行动诠释医者仁心。
本人从事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精神疾病的的神经生物学机制,聚焦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常见精神疾病,我们的团队建立了首发精神障碍及慢性精神障碍的自然队列,通过基因测序、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技术剖析疾病相关的遗传易感因素与分子标志物,并运用多组学联合分析,为疾病早期诊断提供生物指标。致力于抗精神病药治疗过程中代谢副反应的研究,尤其关注抗精神病药导致体重增加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与干预策略,并通过多组学联合分析,结合心理社会等因素,多维度解析药源性肥胖的机制,为药源性肥胖的早期识别与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同时我们团队还持续关注精神疾病认知损害,结合生物、心理、社会等多维度,全方位探究认知损害的可能机制。通过探究认知损害生物学通路上的关键靶点,有助于深入的理解认识损害的生物学本质,为疾病的早期诊断、精准治疗及药物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本人参与多项国家级、省市级科研项目,其中主持局级课题2项,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文章10余篇。
-
外语语种: 英语
外语水平: 良好
能否用外语授课: 否
是否指导国外留学生: 否